定義 |
俗稱「媽媽手」的奎緬氏症,正式學名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是指大拇指靠近手腕的拇指肌腱因勞損或急性拉傷而引起的肌腱軟組織炎症。如長期發炎的話會使腱鞘變厚,腱鞘內的空間縮小,在其內的滑動受阻,當患者在使用拇指時,會有卡住的現象。
|
成因 |
大部份手部動作都直接使用拇指配合發力,容易因發力過度或不正確的用力方式(如錯誤的携抱嬰兒的手法)而拉傷拇指的肌腱。另外,當伸展與外張動作重複次數太多,手腕部位的肌腱軟組織出現增生,壓迫到局部的肌腱,使得肌腱滑動不順,或是造成黏連。
|
誘因 |
「媽媽手」多發於懷孕後期的孕婦或產後的新手媽媽,尤其平日缺乏運動的女士,突然間要扶抱照顧有一定重量的嬰兒,加上多做了洗衣服、扭毛巾等家務,很容易於生產後兩三個月漸漸出現症狀。當然,如工作中需要長時間並且重複使用拇指發力者,都容易患上此症。例如長時間使用電腦者、單手端著沉重餐盤的侍應、理髮師、花王、廚師等。
|
常見症狀 |
|
處理方法 |
急性發炎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拇指發力動作,以護具、冰敷、超聲波、激光、針灸等電療可幫助消炎鎮痛及減少腫脹。深層的按摩技巧有效減輕症狀及保持軟組織的柔韌性,如疼痛持續且嚴重影響生活,可服用非類固醇性消炎藥物或做局部小劑量類固醇注射。當症狀逐漸緩解,要多作伸展運動及肌力訓練加強肌力及肌腱柔韌度。長遠來說,要了解受傷原因,改善拇指發力的方法或姿勢,避免再度受傷。
|
預防措施 |
最簡單的預防方法當然是盡量減少過度使用拇指的動作;例如在抱小朋友時,盡量五指併攏托住小朋友,將力量平均分散於五指,並避免小朋友的重量完全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如工作中需要長時間使用拇指施力,最重要就是讓拇指多做間歇休息,並不時作一些肌腱的局部按摩或伸展運動。有需要的話,可以運動包紮或配帶保護拇指關節的護具來工作。
|
**如需轉載、索取進一步資料或有任何疑問,請致電9799 4307或電郵至comm@cores.com.hk 歡迎瀏覽本中心網頁http://www.cores.com.hk,了解其他相關資料。
|